砂畫,顧名思義,就是用砂子做畫。砂畫結合現(xiàn)代人的審美觀,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化內(nèi)涵。人們在電視上經(jīng)常看到藝術大師在一個底部可照亮的白色或透明的膠硬板,然后把細小的砂子撒在上面,用手指在上面畫畫,揮灑自如,惟妙惟肖,但是這種砂畫好看卻不能保存和攜帶,而霧靈山腳下的鄭氏砂畫卻是一種能夠攜帶的藝術作品。
走進鄭氏砂畫展室,梅蘭竹菊、京劇臉譜、十二生肖、山水字畫、古典美女、興隆風光、花鳥唐卡……看著這琳瑯滿目、耳目一新的藝術作品,誰都會疑惑地問一句“這真是用砂子做的” ?
答案是肯定的!
砂藝的材質(zhì)獨特新奇、以天然彩砂和金銀絲為主要材料,在工藝上,探索出拉、按、扭、轉等嵌絲手法,使嵌絲更加舒緩、美觀流暢,“一絲成畫”“立體砂畫”等多重創(chuàng)作技巧以及“釉料壓膜亮瓷”技術使得鄭氏砂藝備受榮寵。
鄭氏砂藝畫,始創(chuàng)于晚清秀才鄭克祥,距今已有180多年的歷史。據(jù)老一輩人口口相傳和史料記載,晚清秀才鄭克祥,酷愛讀書,習字繪畫,也愛游山玩水,游學中發(fā)現(xiàn)了一種新奇的作畫方式,他們的材質(zhì)不是筆墨紙硯,而是從自然界中提煉出的精細砂礫,先用樹木的纖細枝條勾勒出畫面的主要輪廓,再用天然彩砂作為畫面的色彩,用榆樹皮熬膠粘接,做出的畫面色彩靚麗,線條舒暢而且能久藏卻不褪色,于是便認真地學習起來,學習研究中發(fā)現(xiàn)這種砂畫有畫面不牢固容易破損的缺點,隨即對砂畫的不足之處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創(chuàng)新,使砂畫作品大大提升了檔次,許多作品被商賈人士收藏,就是當?shù)乜h官、州官也常常購買進貢朝廷,博得皇帝喜愛、收藏。
現(xiàn)如今
砂藝文化漸漸地走出了承德
更被海內(nèi)外熟知
未來
傳承者們還有著更大的心愿
推薦閱讀
本期編輯:娜小妖 記者:耘飛 審核:陳釗
- E N D -